在臺灣,如果你說:“優學網是做什么的?我怎么沒聽過?”你周圍一圈不同年齡層次的朋友都會“教訓”你,“這個都不知道啊?我女兒寫在里面的博客很受歡迎呢”“我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吸引超高的點擊率”“我孫子班上的照片都在上面”……
2004年8月創辦的優學網,如今占領臺灣小學市場80%份額,即目前臺灣10所小學里就有8所在優學網上建立班網,擁有小朋友上線人數上百萬。不僅如此,當全世界第一大社群網站Facebook還沒開始賺錢的時候,號稱“臺灣小學生的Facebook”的優學網,卻從去年起開始盈利了,據說其大陸市場也有望從今年開始盈利。
“一箭雙雕”:抓住小朋友和家長
2004年,30歲的鄭子昱從美國留學歸臺,他發現,大多做了父母的同齡朋友們都在忙著上網查學校,因為他們的孩子即將上小學,家長要為孩子找一個合適的學校。然而,除了各個學校官方網站里相似的簡要信息,大家并沒有其他途徑去了解諸如小學的班級、教師、學生等情況。
“這讓我看到了一個很大的市場機會,即為學校、家長、學生、班級等提供一個集中展示的平臺,類似于社群網站。”他說,其實在國外就有所謂的“K-9market”,即幼兒園、小學、中學是一個很大的市場,其中尤以長達六年的小學為重。在這個階段,孩子和學校、老師的互動最多,而等到了高中、大學時,學生與學校、老師的互動則減少很多,那時學生們不僅自主性更強,而且已有網站為他們提供自建博客、網絡相冊等服務,并不一定要依附校園網站。
2004年8月優學網創辦,次年正式在臺灣上線。優學網的目標用戶就是全臺灣5-15歲的小朋友,做他們的Facebook。打開優學網臺灣的入口網站,位于上方的就是“學校列表”、“班級隨機選”、“最新活動”、“新手上路”等頻道,這些主要是展示學校、班級、老師等的區域;下方設有“優學日記”,內含校園新聞、家庭新鮮事、藝文創作秀等欄目,可以讓學生們一展身手……不僅如此,優學網還在臺灣第一個為小朋友們設立了校園博客,大家可以在博客上分享生活、心情、照片。
為了保證網絡園地的絕對健康,一旦出現任何不適當文字、圖片,網站都會立刻審查撤下。到2007年,優學網就已經攻下了臺灣50%的小學生市場。
其實,當時在中小學領域,鄭子昱并非沒有競爭對手。據了解,那時與優學網爭奪中小學市場的有“小蕃薯”、“亞卓市”,不過它們做得并不出色,最終讓優學網以潛水姿態慢慢占據了絕對優勢。
然而,在鄭子昱看來,抓住了5-15歲小朋友還有另一個“撐桿跳”市場———他們30-45歲左右的父母。
“父母是最關心孩子的學習環境、成績、班級生活、朋友等,這些相關信息,在優學網上都能看到。”他說,掌握了小朋友,就掌握了他們的父母,而以美國為例,5-15歲孩子的市場有400億美元市場,而間接市場,即父母市場,卻有上千億美元,優學網的目標是要“一箭雙雕”。
盈利方式:從免費到收費
當全世界第一大社群網站Facebook都還沒開始賺錢的時候,這幾年下來燒掉200多萬美金的優學網,其臺灣業務卻從去年起開始盈利了,而其大陸業務也有望在今年實現盈利。
不過,讓人想不到的是,它的盈利模式也和所有的網站一樣:一是商業廣告,二是電子商務。那么為什么優學網能賺錢,而以Facebook為代表的社群網卻只能燒錢?看看鄭子昱的不同思維方式。
———“小朋友的網站里,當然都是吸引小孩子的廣告啦!”要是這樣想你就錯了。事實上,優學網的廣告直接反映了鄭子昱“一箭雙雕”做法的“錢景”。在優學網上,不僅可以看到麥當勞叔叔的笑臉、補習班招生信息,還有汽車、金融業、電視臺等招攬大人生意的廣告,它們是優學網盈利的主要來源之一。
“我們潛在的注意力群體不只有中小學生,它所吸附的人群包括老師、家長等社會有實力的消費者。”他說,這也是網站能吸引很多廠商廣告的原因。
———一套系統賣10萬臺幣,有學校會買嗎?的確,優學網最初到臺灣學校里吆喝這筆買賣時碰到了不少挫折,其電子商務收費模式曾有一個有趣的免費過程。據鄭子昱介紹,由于臺灣財政對學校購買不在預算內的軟件沒有補貼,因此要說服學校自掏腰包來買優學網的軟件著實不太容易。怎么辦呢?為了吸引用戶,鄭子昱只能自己燒錢,先將軟件免費提供給學校,搶占了市場再說。果然,“免費的午餐”一下子就吸引了臺灣2600多所小學里的近三成份額,最終優學網
牢牢占據了臺灣8成小學市場。
免費了四年,廣撒誘餌的鄭子昱終于等到了收線捕魚的時刻,他決定推廣部分收費模式。比如優學網上開辟了“在線考試”,學校老師通過網絡就可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,省下了一筆復印費和改卷時間;班網上記錄的平時老師在線教學、交代作業、出外郊游等班級大小事件,在小朋友們畢業時可為他們制成光盤作為留念;如果想要班級網頁永遠保存的話,“過去的班級網頁”也需要收取一定費用……此外,優學網還設置了類似QQ空間以虛擬物品作為裝飾的收費項目,引起了小朋友們十足的購買欲望,錢雖不多,但積累起來卻不是小數目。
做全球小朋友的Facebook
除了立足臺灣,2006年,優學網開始拓展大陸市場,去年又開始進軍美國。鄭子昱說:“優學網想做全球小朋友的Facebook。”
“大陸市場太大了,很多農村學校可能暫時沒有網絡,所以我們的策略是從上海、北京、廣州等一線城市做起。”鄭子昱介紹說,優學網目前在大陸的主要業務是免費的,現在上海地區已有約一半學校成為其用戶,優學網將從今年起大力向其他城市拓展。
不僅開發大陸市場,去年8月優學網還進入了網絡繁榮的美國。“美國的學校有錢,舍得買軟件,然而許多網絡公司卻沒有把中小學市場當作重點,已有的中小學網絡多集中在課堂教育。”鄭子昱說,這為整合所有學校、班級、學生見長的優學網留下了發展機會。
對于網站的未來,鄭子昱做了比較周密的安排。比如,在網站里,為老師設置教學成果分享功能,讓不同國家、地區的老師都能將自己得意的教案放在網上,以供大家學習交流。假設上海的一語文老師看中了臺灣某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方案,他可以直接參考借鑒,這樣老師間的交流和分享就突破了時空界限,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。
此外,鄭子昱還打算將來與各類輔導教材廠商合作,讓學生、家長只需花少量錢購買優學網的點數(類似QQ幣的虛擬貨幣),就能享受大量課輔資源等。
“我們進入大陸市場并不害怕競爭。”鄭子昱表示,其實做這種社群網站要想賺錢并不容易,只專注于這個領域的自己也苦等了近四年才有收獲。而據鄭子昱了解,大陸目前暫時還沒有專注中小學領域的社群網站,即便有人模仿優學網,前期的大量燒錢,不附帶任何其他項目、只專注于純粹中小學生網站,這種商業模式也是很少人能做到的。
記者觀察
如果要找活躍在我們身邊、以學生為主體人群的社區網站,也不是那么難找到,比如校內網、同學錄等,不過這些學生網關注的多是高中、大學生,而做小學生市場的社區網站著實屈指可數,你甚至想不出來有哪些。無疑,優學網找到了小學生這一更為細分的社群領域。
不過,對于社區網站的價值和運營,有著多年互聯網運作經驗的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周逵曾說:“這是一個充滿爭議的投資領域”,他認為網絡社區的價值能否體現出來,在于是否有好的技術能把社區的供給和需求結合起來。
經過了近5年時間,在臺灣,優學網從去年開始盈利了,但目前的主要收入來源仍與其他網站無異,即廣告收入。如果按照周逵的話來理解,那么在將來,優學網還需在供給與需求的結合上做足市場文章。優學網現在的盈利并不代表這一模式的成功,一切還有待市場的繼續驗證。